笔趣阁 > 前方核能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文凝凝第二天醒来时,天色早已大亮,宿舍里空无一人。

        她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昨晚居然睡得那么死,连周蜜起床出门的声音以及闹钟响起的声音都没有听到。可能是因为最近这些天实在是太累了吧。又是筹备和上直播,又是准备助教讲义,还要看那么多晦涩难懂的核能相关的书,去核电院做参观和交流探讨。连她本人都佩服自己的三头六臂。

        她从床头摸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却没想到手机居然自动关机了。她这才想起来,自己昨天是听着会议录音睡着的。

        也是,播放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录音,手机还有电才怪了。

        她从床上爬起来,走到书桌旁给手机连上充电线,便提着洗漱篮,哼着歌慢悠悠地去盥洗室洗漱。等她洗漱回来给手机开了机,看了看时间,她又抑郁了:我居然一觉睡到了早上十点多!这也太奢侈了!她连爽肤水和精华液都不想抹了,随便往脸上糊了点面霜,打开衣柜从里面随便拿了件衣服,头发也没梳,套上羽绒服,收拾好书包,就匆匆奔图书馆去了。

        文凝凝的勤奋在系里是出了名的。因为需要兼顾学术研究和科普博主两个跨度极大的事业,文凝凝总是将时间一份掰成两份用。她就读于数一数二的a大,是在读博士,颜值也是公认地极佳,而且还是b站上拥有200万粉丝量的知名科普博主,是以,总有一些粉丝会在她的账号下羡慕地评论:上帝给她打开了一扇门,还给她打开了一扇窗。

        许多人都羡慕她的幸运,可是,这个世界上,哪有无缘无故的幸运呢?

        事实上,文凝凝的这个博士学位,委实读得有些艰难。科研和考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学数学考高分,往往离真正的科研差得很远。本科时遇到的比较难的练习题,通过个人的努力,或是与同学的交流和探讨,总能解出来,但对于博士而言,没有任何课题能够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就能搞定。做出数学题的快感和动力,被长期研究不出来问题,以及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没有任何进展的绝望所代替。更有甚者,好不容易研究了好几个月、甚至数年的课题,会在自以为见到曙光的那一刻,突然被推翻重来,倒回去研究的原点。

        更令人绝望的是,对于一个数学系的博士生来说,即使你的论文想法已经非常成熟,细节也全部都能经得起推敲,要想把它写成一篇能够发表的论文,也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只有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才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多远。而在这个过程中,根本不敢去想象自己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唯一能做的,只有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

        因此,数学领域的博士,往往都拥有一颗异于常人的强心脏,以及甘于寂寞、持续忍耐、咬紧牙关持续坚持的坚韧品格。

        科研,是一件异常孤独的事情,是勇敢者的游戏。有人将它比作在茫茫大海里游泳,游着游着,猛一回头,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仍在奋力坚持,而海岸,早已远到看不见边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往前游,竭尽全力往前走,直到生命的尽头。

        也正因为科研不易,一个段子才在学术圈广为流传:如果你的对象是在读博士,你送ta价值百万的名包或豪车,还不如送ta一篇核心期刊的一作论文。这也是为什么,昨晚文凝凝和周蜜看到肖培安居然能发表那么多学术成果时无比崇拜的原因。就他那种发论文的变态程度,哪里是人啊,分明就是神!

        不过,尽管科研压力如此大,文凝凝却依然没有放弃做科普博主。因为,她需要借助这一事业,抵御科研道路上那无穷无尽的孤独感和挫败感。

        由于不像别的专业那样需要做实验,因此,数学系的博士,时间往往非常自由,除了一些教学工作,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正如许多自由职业者一样,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高度的自律,很容易产生拖延症,陷入时间的陷阱而无法自拔。而对于像文凝凝这样做数学研究的博士生来说,一定会有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的进展和突破,举目求助,却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自己。导师只能给予方向性的指导,而更多的案头工作,需要自己一点点去完成,去突破。长此以往,人往往容易陷入拖延、绝望、孤独而不能自拔。

        做科普博主,给了她抵御绝望和孤独的希望和力量。常常有很多粉丝私信她,感谢她在课业繁忙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做博主、开直播,给粉丝们带来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可是,在文凝凝看来,是粉丝们,在她那些课题没有丝毫进展、暗无天日看不清前路的科研时光里,给了她最大的陪伴。粉丝们那些暖心的话语、那些真情实感的鼓励,支撑着她咬紧牙关持续不断地向前走。

        想到这里,文凝凝有些歉疚。粉丝们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支持,自己却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更新视频。上次直播,无数粉丝都在眼巴巴地催更,等着自己产粮,而自己却因为父母的压力、因为学业的压力而断更,实在是有些愧对于支持自己的江东父老。

        于是,文凝凝到了图书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昨天王艺乔给她的那本“华夏一号”核电站的设计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整个核电站的设计布局和工作原理,以及厂房布置和功能分区、设计理念,以及如何保证设备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运作的安全问题等等,里面的图纸图例一应俱全。

        不过,她重点想了解的,还是关于核电安全的部分。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她去图书馆的检索区又以“华夏一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还真搜到了不少“华夏一号”相关的书籍。她一连借了好几本,把带有“华夏一号”这几个字的、能借到的书都借了个遍,以至于她的图书卡的借书名额差点就满了。

        她抱着厚厚的书,忍不住感概:还是在校好啊,借书也太方便了,都不用自己买。这么厚的书,随随便便一本都小两百块,而且有些书都已经绝版了,在二手书网上,一本绝版书甚至能卖上千元大洋。我这哪里是抱着书,我这是抱着钱啊!


  https://www.xygwh.cc/80342/80342554/238749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