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最强皇后养成记 > 第33章 人见人爱的徐妙贞

第33章 人见人爱的徐妙贞


妙贞再回宫刚好赶上年底,陛下要祭祖又要赏赐节礼给众大臣,宫里还要设宴,偏这时太子妃肚子已经大了行动不便,各宫都有人感染风寒,太医怕传染给太子妃,建议她闭门谢客足不出户。皇后看到妙贞回来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道:“好孩子,你可回来了,这几天宫里事儿又多又琐碎,你赶紧去东宫把太子妃的腰牌要过来,你在我身边时间长,各宫人手怎么调配你都熟悉,这年前太子妃负责的差事都交给你了。”妙贞连忙应允,带着春桃就往东宫去了。

        见到太子妃,两人免不了又是一阵寒暄,上次一别已经一个多月了,太子妃的肚子明显大了许多,不过气色倒是很好,皮肤细腻滑嫩白里透红,整个人闪闪发亮。太子妃一边让平安去给妙贞拿腰牌,一边与妙贞说:“贞儿,你不知道这孩子可调皮了,成天在我肚子里动来动去的,活泼得不得了,宫里有经验的老嬷嬷都说是男胎。陛下和娘娘现在什么也不让我干,太医一天来请两次脉,我哪儿也去不成了,幸好有你。皇后娘娘那边不忙的话,你过来跟我聊聊天解解闷儿。”妙贞连忙答应说:“太子妃如今怀着小太孙,是我大明朝最最最紧要的人,陛下和娘娘马上升级做祖父、祖母了,能不把姐姐当宝贝么,现在姐姐就是要天上的星星,陛下和太子殿下也得吩咐人赶紧架梯子。姐姐如今多吃饭多休息,心情愉悦把小太孙养的白白胖胖的,就是最大的功臣了。宫里的这些琐事就都交给我们下面这些人吧。我啊保准随叫随到给太子妃和皇太孙解闷。”太子妃笑着装着生气的样子对妙贞说:“死丫头就你会笑话我,赶紧去母后那儿帮忙吧,回家躲懒了一个多月,回来让你忙得脚不沾地你可不要哭。”妙贞笑着应着拿了钥匙就与太子妃告别了。

        刚走出东宫,恰巧遇到太子殿下回宫,妙贞连忙上前请安。朱标一看是妙贞,满脸笑容对身后的人说:“宋师傅、诚意伯,这位就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女,上次迁都凤阳的弊处,还是她不惧满朝大臣怂恿陛下迁都,谏言与我,晓以利弊。连父皇和母后都夸赞,魏国公府家教好,子女才华出众,尤其是长女,小小年纪就有女诸生的美誉,才华横溢智勇双全。”刘伯温也装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对太子和宋濂说道:“太子殿下、宋太傅,我因缘际会与徐大小姐有数面之缘,老夫阅人无数,也惊叹于她的聪慧通透,陛下和皇后娘娘慧眼如炬,所言极是。”此时妙贞方才注意到,太子身后除了内侍还有三四个幕僚,刘伯温也赫然在列。此时刘伯温身边一位老者,年过古稀,与刘伯温年龄相仿,个头虽不高,但是站得笔直,一头银发,眼角虽然布满皱纹,一双眼睛却睿智有神,目光温和,神情飘逸,长长的胡须说不出的仙风道骨。妙贞料定他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儒,皇子们的师傅宋濂。果然这位老者听太子和刘伯温如此说,连忙细细打量妙贞一番,然后说道:“太子殿下、刘兄,宋某对于徐家大姑娘的聪慧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是秀外慧中、仪表不凡,为人落落大方,温文尔雅。不愧是徐达将军的掌上明珠,皇后娘娘都赞不绝口。”

        妙贞听到这里,连忙躬身向宋濂行礼:“宋太傅是太子殿下的启蒙恩师,是天下读书人公认的文坛领袖,如今不辞劳苦为我大明培养如此贤明的储君,有宋太傅是陛下之幸、太子殿下之幸。蒙古鞑子已被赶回草原,这百余年华夏文明全靠宋太傅这样的读书人才得以保存。如今百废待兴,武将定国、文臣安邦,全靠宋师傅制定礼乐、礼法制度都有宋太傅制定,我华夏汉族文明才得以跨越元朝的断层,连接唐宋世代相传。我父亲常教育我,武将征战沙场一将功成万古枯,所建功业有限,文人的思想和所创的礼法、礼乐、著书立做却可流芳百世,影响亿万炎黄子孙。今日能见到先生,实在是小女三生有幸,先生的赞誉我愧不敢当。”

        宋濂这一生,年少成名博学多才,就连陛下也是三顾茅庐方请得他为太子朱标启蒙授课,这一生名满天下,所到之处,皆是赞誉。所有人都夸他文采斐然是公认的文坛领袖,可是今日有人夸他从蒙古野蛮人的手里连接唐宋的华夏文明倒是第一次。他年少时常恨鞑子野蛮无知,不配拥有上千年的华夏文明和文化,忧心只知牧马杀人的蒙古人把华夏文明破坏殆尽,如今鞑子被大明军赶回草原,四百年前石敬瑭这个败家子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都收复了,如今他无时无刻想得都是把蒙古鞑子斩草除根,让华夏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今日妙贞如此赞扬他,让他顿觉有人真正懂他理解他的抱负,顿时热血沸腾从潮澎湃,激动地对太子说:“徐家千金言谈不俗,颇有见解,改日有空,还请殿下安排她去大本堂一叙,大家一起切磋下四书五经。”太子笑着说:“那感情好,年后师傅不忙了,让妙贞到大本堂我们一起讨论。”妙贞再次向太子殿下和宋濂躬身致谢:“贞儿何德何能有今日之福能得宋太傅亲自指点,请再受妙贞大礼。”说完恭恭敬敬的对着宋濂行完大礼才退下回皇后宫中。

        看着妙贞走远,太子殿下方带着宋濂、刘伯温来到东宫的书房。落座后,宋濂忍不住对刘伯温说:“刘兄慧眼识珠,之前我还不同意你的提议,今日一见发方知还是刘兄思虑缜密,所言甚是。”刘伯温听到这里,脸上罕见地露出得意之色,太子一看颇为纳罕:“两位爱卿不知在打什么哑谜啊?有何事不妨让我也听一听?”宋濂略加沉思,郑重地对太子说:“殿下,听闻陛下让魏国公长女、宋国公长女和永平侯长女入宫是备选皇子正妃是吗?”太子说道:“不止她们三个,听父皇说年后定远侯王弼、靖海侯吴祯之女也要入宫小住,由母后考察品行性格备选皇子正妃呢!”宋濂一听,连忙说:“太子殿下,旁人或许可以嫁给诸位皇子,徐达的长女才貌、家世都是出类拔萃,殿下怎可拱手让于他人?我看她清丽脱俗、端庄大方又如此聪慧正是太子贤内助的最佳人选,您何必納为侧妃太子殿下怎可一叶障目,让明珠暗投。”太子听到这里,脸上浮出羞赧的神色,半晌才说道:“我与妙贞相识好几年,一直拿她当一个小妹子看,确实从未想过让她做我的侧妃,如今师傅我这么说,我倒是有些不知所措。”刘伯温听到这里,也连忙敲边鼓:“是啊太子殿下,之前我与宋太傅提过,曾在机缘巧合下见过妙贞两次,她的聪慧稳重给我留下极深印象,在下略懂相面,她可是少有的有福旺夫之相,这样的女子,又有徐达这样的靠山,太子殿下切莫错过。太子侧妃也是正经八百的皇家儿媳,地位并不逊于皇子正妃,魏国公必不会推辞。我看她对殿下颇为真诚,太子与她也是相谈甚欢,珠联璧合这真真是一桩良缘。”

        太子被刘伯温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脑海中也浮现出妙贞清丽可爱与自己有说有笑的样子,也不禁频频点头:“两位爱卿所言甚是,我会慎重考虑。只是册立东宫侧妃,必需要等太子妃诞下嫡子后,方可进行。我会探下父皇、母后的口风,再从长计议。”刘伯温与宋濂听闻此言,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几人又把话题拉回朝政上,三人讨论良久宋濂和刘伯温才告辞。他二人走后,太子拿起剩余的奏折,看了许久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妙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样子,与自己侃侃而谈的样子,站在那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晚上躺在床上,太子辗转反侧,闭上眼都是徐妙贞长大后亭亭玉立的样子,这样的绝代佳人有才有貌有靠山,与自己似乎也有说不完的话,宋濂说的是,拱手相让给哪个弟弟他突然开始有点舍不得了。

        妙贞回宫后忙得不可开交,不过还是将皇后娘娘交待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条,虽然忙中出错也办砸了两件小事,皇后娘娘却不以为意,妙贞能马上想出补救措施改正,让皇后娘娘更加刮目相看。腊梅和春桃都笑着对皇后说:“娘娘这把贞儿□□得比太子妃还能干,难得的是这孩子过目不忘,行为处事极有章法,如今宫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得心应手,上次太子妃身边的如意跟我说,贞儿还有空每日去陪她主子说话姐们儿,也不知说些什么,经常逗得太子妃开怀大笑。想来将来生下皇太孙也是个爱笑活泼的孩子。”皇后娘娘听得十分高兴,看妙贞愈发满意。

        这一日妙贞领着宫女春桃去内务府领几位公主过年的新衣,远远看到燕王,燕王也看到了她,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虽相隔甚远,妙贞也能看到燕王的眼神顿时明亮了起来。妙贞连忙对春桃说:“你先去内务府把衣服数量核对一下,我腿有些抽筋,扶墙休息一下就过去。”春桃离开后,妙贞用眼神示意燕王过来,两人装作偶遇的样子,妙贞在跟燕王请安时,压低声音对他说:“燕王殿下放心,贞儿已经有可靠的人帮您解决了所忧之事,太子会全力支持谢润玉嫁给晋王,秦王的如意算盘必定落空,燕王殿下可以安心过年了,具体细节有机会再跟您细说。”不等燕王反应,她说完就施了一礼告辞了。只是在去内务府的路上,妙贞不知怎地想起了那日燕王说“此生若有幸得徐妙贞为妻,三生有幸死而无憾”脸上一阵火热,心跳加速。

        太子这边被宋濂和刘伯温一番怂恿,又被宋濂一番分析,太子妃也敲起了边鼓,也觉得晋王就你自己小两岁,若得冯岳瑶为妻对自己多少也是有些威胁,就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暗示父皇把谢润玉嫁给晋王。这晚朱元璋宿于皇后宫中,马氏对丈夫说道:“重八,这过了年老三都16了,婚事是不是该定下来了。你看是等王弼和吴祯的女儿入宫后看看再定呢,还是在谢成和冯胜的闺女里选一个?”朱元璋听到这里连忙问妻子:“前两天老大还跟我说起这事儿,言外之意就是觉得谢成的闺女和老三挺般配,年龄什么的都合适,你问过老三自己的意思没?这孩子天生顽劣,这还得他自己愿意才行。”马氏听完笑着说:“这事儿我倒是留意过,要说老三心里想娶谁,那必是贞儿,知子莫若母,我还能不懂他。只是一来徐达严厉,老三自己顽劣,也知道徐达看不上他,又怕真娶了贞儿岳父三天两头鞭策他,他也受不了。冯胜的闺女天真烂漫跟老三压根不是一路人。虽说谢成的闺女性格浮躁,不过也没什么心机,长得也好,和老三也算性格相投。”朱元璋一听,也说:“那你再重点看看,没啥问题就选她做晋王妃吧,明年就把婚事办了。老四比老三小三岁,他的婚事儿你再慢慢看着,倒也不着急。冯胜的闺女就留给老五吧,咱这小儿子也是敦厚老实与冯胜的闺女倒是天生一对。况且有冯胜这个岳父在,几个哥哥也不敢欺负老实的弟弟。”马皇后一听不由地笑了,说道:“陛下这倒是跟我想一块了,我也觉得冯胜这个闺女极厚道,也不爱生事,说起话来娇俏可人,与吴王极是相配。就是吴王这个憨孩子,念旧总想着小时候贞儿来宫里和静儿(临安公主)、宁儿(宁国公主)陪着他玩儿的情谊,怂恿着两位姐姐给他当说客,想让我把妙贞许配给他呢。”朱元璋一听,哈哈大笑:“朕这几个儿子倒是都很有眼光啊,一个两个都喜欢徐达闺女你看咋办?”马皇后说道:“咋办?好办得很!孩子们的心性,说变就变了。等捷儿生下长子,就把贞儿册封为东宫侧妃,晚两年晚婚,这俩孩子就不惦记了。让谢成的闺女多与老三接触,冯胜的闺女与吴王多玩几次,俩臭小子就该求着你赐婚了。”朱元璋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老婆子,还是你主意多。我看老三这事就别拖了,老大跟我说那意思,老三也是不反对的。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老大如今能对老二、老三有提携、管教,如今有了防备,他不想让老三有个能力强的岳父撑腰,这一点我很高兴。太子是国之储君,说白了与诸位弟弟而言并不是拿他当哥哥就够了。老大如今能想到防止老二老三做大做强,说明这孩子成熟了,也有手段了,我大明不要心慈手软的君主。弟弟们早日知道他的手段,绝了对大位的觊觎之心才能永保平安富贵。”马皇后听丈夫这么说,内心也是一阵唏嘘,生在帝王家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比如大位,比如皇权,比如孩子们个个都喜欢的徐妙贞都只有一个,也只有太子朱标才配拥有。


  https://www.xygwh.cc/88410/88410444/216480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