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88章 欺君罔上?

第88章 欺君罔上?


第88章  欺君罔上?

        洪武四年。

        开春后。

        扬州这边,百姓们早早得到通知。

        去年大丰收的稻子,无法作为稻种繁育。

        也有一些不信邪的,想着偷偷催发,可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

        府衙这边给的通知是,插苗之事可以暂缓,当然这一次并没有像去年一样强制要求。

        而经过去年杂交水稻事件后,整个扬州百姓对杨宪已经是无限信任。

        当时那些被杨宪亲自拔掉稻苗的人,如今对杨宪更是感激涕零。

        当然他们以为,杨宪是会和去年一样,给他们新的一批杂交水稻的稻种。

        经历过高产量丰收后,百姓们自然不愿意再回去以前的日子。

        京城。

        奉天殿。

        朱元璋高居龙庭之上。

        “天辅有德!”

        “海宇咸宁!”

        “圣躬万福!”

        群臣三呼。

        朱元璋微微抬手。

        “诸卿平身!”

        “谢陛下!”

        简单礼毕后,潘隆云随大流起身,下意识抬头,就迎上朱元璋带笑的目光。

        要知道朱元璋上朝向来以严肃著称,几乎很少像今天这样,面带笑容。

        难道陛下已经知道了我调查一事?

        也对,陛下神通广大,知道了并不奇怪。

        一念至此,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潘隆云就越发期待了。

        按照流程。

        朱元璋先是召见了即将离京的大臣,然后询问了边防战事。

        常规程序完了之后。

        “陛下,臣有本参奏!”潘隆云振了振身上官袍,出列,躬身道。

        “讲。”

        因为马上就要宣布新的官员考核政策,朱元璋此时心情很高兴,连带着面部表情也是如此。

        而这一切落在潘隆云眼中就变了味了。

        潘隆云还以为这是咱老朱对他的期许呢。

        “臣参扬州知府神候杨大人,欺君罔上!”

        朱元璋脸上笑容凝滞。

        欺君罔上,这是杀人的罪。

        大殿上,立马变得安静下来。

        只剩下“欺君罔上”这几个字,余音回响。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潘隆云身上。

        这一刻,潘隆云觉得自己大半年的辛苦调查,一切都值了。

        他昂首挺胸,激昂大义道:“据微臣调查,去年扬州大丰收,一切都是假的!”

        潘隆云这番话,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水的巨石。

        <div  class="contentadv">        群臣哗然!

        要知道去年朱元璋可是因为这事,对杨宪赞不绝口,在这奉天殿上一连说了六个好字!

        并且之后,还在秋祭大典上,亲手奉上了来自扬州的稻穗,带领群臣喝了用扬州稻米做的稻香粥。

        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

        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在打朱皇帝的脸啊!!

        要知道此刻,奉天殿后头,就挂着一根将近两米长的稻穗标本!!!

        几乎是下意识的,有那么几个大臣悄悄往上头瞄了一眼,又迅速将头深深埋下。

        朱元璋只是看着,听着,面无表情,帝王之术难估量。

        “微臣调查过,扬州粮仓内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存粮。陛下可以派人前去查验,很快便知真假。”潘隆云大声道。

        确实如潘隆云所讲,这一点很容易验证。

        扬州距离应天,不过200多里路,一个来回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所有人都等着看,朱元璋会有什么反应。

        这时,太子朱标站出来了。

        “如果潘御史是因为这件事而怀疑杨神候,那么我可以给你解答。去年北方边地粮饷告急,而京城几大粮仓,以及各地均没有足够存粮足以应对。”

        朱标转身,看着满朝文武,大声道。

        “而这个时候,正是杨神候站了出来,他和我讲可以将扬州府大半存粮运往边地。正是因为有扬州这一批粮米,这才解了边关危机。”

        “太子殿下,说的没错。如果扬州大丰收是假的,那么这些运往边关的粮食是哪里来的,总不可能是靠你潘大人的一张嘴给变出来的吧。”魏国公徐达这时候站出来开口道。

        这一件事,涉及紧急军情。

        又是太子朱标,亲自策划的,因此即便是中书省的几位,也不知道此事具体细节。

        众大臣一听,这才恍然,原来杨宪早在这么早的时候,便已经立下如此大的军功。

        事情到了这一步,便已经是水落石出。

        事涉机密,潘隆云不知道很正常,他也只是在恪守他作为御史的一个职责所在,因此谁也怪不到他头上来。

        “怎么,潘御史,还有话讲?”朱元璋见潘隆云还站在外头,不由提高了几分语气,有些不耐烦道。

        潘隆云一张脸涨红,就在他鼓足勇气,想要开口时。

        “陛下,臣胡惟庸有本参奏!”

        潘隆云憋着喉咙的话,直接被胡惟庸给硬生生打断,只能吞了回去。

        他转头看了一眼胡惟庸,眼里闪过一丝不解,可胡惟庸根本没有理会。

        最后只能向朱元璋告罪一声,退回队列之中。

        等到大臣们参奏完毕后。

        朱元璋笑着向满朝文武百官,公布了几项大明新政。

        看着底下,一个个脸上露出震惊神色的官员们,朱元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之前被潘隆云搅和的那一丝不痛快,此时也已经如轻烟般消散。

        这一日,沉寂已久的大明官场正式注入一股活力的新风。

        散朝后。

        潘隆云特意在宫外一个僻静的地方,等着胡惟庸。

        焦急等待许久的潘隆云一见着远远走过来的胡惟庸,立马走了上去,开口道:“胡大人,刚才在朝堂上你为什么要阻止我说出那件事,之前你可不是这么讲的。”

        胡惟庸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四下无人时。

        这才缓缓开口道:“潘大人,当时我那么做完全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潘隆云愣住了。

        这句话,他好像听过无数遍了,自己和李善长、胡惟庸见面,他们好像每一次都这么说。

        “你参奏杨大人一事,即便没成,陛下也怪不了你,因为你只是在履行你的职责而已。陛下不仅不会怪你,而且还会在心中暗暗赞赏你,赞你是一个敢于进言的御史。”胡惟庸开口道。

        潘隆云心里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https://www.xygwh.cc/88413/88413010/1371797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