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明修自行车 > 第13章 我进宫了

第13章 我进宫了


等再看到名单中那四个名字,她更是百分之一万的确定了,万历皇帝朱翊钧、一定也是穿越来的。

        哪四个人呢?

        吴中行、赵用贤、沈思孝、艾穆!

        这四人虽然也都是进士出身,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名气。

        如果不是张太岳的铁粉,八成一个都不认识。

        吴中行、赵用贤、沈思孝、艾穆、再加上一个邹元标,就是万历五年因反对张居正夺情在午门被廷杖的“夺情五君子”。

        明年,张文明一命呜呼之后,就是他们五个搅的张居正不得安宁。

        ——“夫社稷所重,莫如纲常。而元辅大臣,纲常之表也。纲常不举,何社稷之能安?”

        从茫茫人海中精准地选出这四个活宝,可比从万历二年进士科中挑出赵南星他们三个,要更难……

        只有一个可能,有人提前看过剧本了。

        至于为什么会漏掉一个邹元标,其实也很简单。邹元标是万历五年、也就是明年的进士,现在无官无职的、怎好莫名其妙被选进使团。

        万历皇帝挑了这些人出访美利坚,用心昭然若揭。

        一是让这些大明未来的朝廷大臣、边关将领们好好开眼看看事业,毕竟在这个时空,你们日后的对手那可是帝国列强。

        二呢,自然是先下手为强,把明年咱们首辅张大人的对头先踢出局、一了百了。

        毕竟人在美国、刚下轮船,现在也还没有穿越太平洋的电报呢,你们四个总不可能再弹劾张居正了吧。

        再加上大忽悠沈惟敬对接美国使团的事儿,看来这位穿越者不仅是张居正粉、还是个当年明月粉啊。

        “上头有人,就是好办事儿。”

        ——自己就是最上头那个人,更加好办事儿了。

        静修啧啧,她穿越过来两三年了,自以为多多少少搞了些改变,而且这个拥有张居正的大明、本来也确实更有一份蓬勃与生机。

        而且明朝作为汉族政权,至少不像满清,被“民族矛盾”的大山给顶着。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李鸿章等等汉臣都难有出头之日的。

        1905年,孙中山提出十六字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至少在此时,前一半早由明□□朱元璋完成了——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中国近代史,是一本血泪屈辱史,历历在目、直接影响后来百年。但也许在这个时空,一切还是有转机的。

        张静修虽只是个普通的穿越者,除了一辆搞笑的自行车之外,没有强大的金手指和系统,但她愿意为这份转机拼劲全力、绝不后悔、更不退缩。

        总归,情况也不会更差了吧。

        她觉得自己经历了,但人的力量有大有小,跟这趟访美使团的蝴蝶翅膀比起来,这几年她做的这些就是个屁啊。

        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爹,我要进宫。”

        “你怎么突然想起要进宫了?”

        “早几年,父亲不就说让女儿进宫觐见太后娘娘么。”

        “唉,你这毛猴性子,你父亲还不是怕你失了体统。”王氏随意说,“左右我明日要入宫,你就和我一起去吧。”

        静修激动的一夜没睡,终于要见到同志了,该怎么把暗号对的清醒脱俗呢?

        “奇变偶不变?天王盖地虎?”

        ——太老套了吧。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太幼稚了。

        她不确定,这个朱翊钧是不是就是商行里头找贝多芬乐谱的那个人,但当时她留下的暗号是这样的。

        ——听我说,谢谢你。

        ——因为你,温暖了四季。

        次日一早,静修就随母亲入宫,母女二人进了紫禁城。上辈子,她只在十一国庆去过故宫,那真叫一个酸爽啊。

        王氏和静修见了李太后,行了大礼。

        “静修吧。”花容月貌的李太后和蔼地说,“果然知书达礼,可读了些什么书?”

        “并未念过什么书。”她矫矫情情地说,“只些许识得几个字。”

        “极好。”李太后笑道,“哀家膝下还有三位公主,只比你略小几岁。”

        静修自己虽然跟着母亲入宫没问题,但也只能见见宫中女眷,想一睹皇帝龙颜、还是难上加难的。

        最好是太后能开口,让她留宿宫中几日,就不愁没有她“搔首弄姿”的机会了。

        毕竟以今时今日张太岳一手遮天的地位,只要她不在太和殿门前大跳钢管舞,估计都没有性命之忧。

        只是,怎么讨得太后欢心,主动开口让自己留下呢?

        李太后和王氏不咸不淡唠了几句嗑,王氏说了自家老四已经去荆州接爷爷奶奶了,顺便又熟门熟路地赞扬了陛下和太后的仁德之心、日月可鉴。

        不过一会儿,太后的三个女儿、万历皇帝的三个妹妹——朱尧娥、朱尧媖、朱尧媛一起来了,其中最大的朱尧娥也不过才十二岁。

        “见过公主。”

        三姐妹就像三个一模一样的瓷娃娃,充分继承了母亲实现了阶级跳跃的美貌,各个跟花骨朵似的娇艳。

        除了这四位之外,李太后还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潞王朱翊镠。

        想想今年李太后才风华正茂不到三十,就已经生了五个娃且死了老公开始守寡,真是旧社会害死人呐。

        朱明宗室之中,有朱载堉这样学富五车、高风亮节、超越时代的天才,就也有朱翊镠这样的废物。

        据说因自小被母亲和兄长溺爱惯了,朱翊镠长大之后又奢侈又荒淫,简直人神共愤。

        静修腹诽,万历皇帝要真是穿越者,就该找个机会把潞王给弄死了、一了百了。

        几年后潞王朱翊镠大婚,那可是把整个京城的珠宝都买空了,光边备军费就挪用了九十多万两。

        慈禧大呼内行。

        甚至有传言说,万历皇帝之所以铁了心要抄老师张居正的家,就是为了抄出万贯家产来,好补贴自家老弟的风光大婚。

        等再过几年,潞王就藩。不说别的,光是建造潞王府的预算、就高达六十七万七千八百两白银,而且肯定是超标的。

        光说白银可能没什么感觉,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大概折价800元人民币,就是一座王府修了54亿元!

        要知道,清末北洋海军最著名的两艘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一艘也不过一百六十万两白银。因为清朝白银持续贬值,此时一两白银折价约200元,也就是32个亿。

        “干掉潞王,两艘铁甲舰到手!”

        张静修正在神游太虚、算着这笔大账呢。

        内监来报、陛下到了。

        她一个激灵,只见一个明黄的身影大步走了进来。

        时光斗转星移,穿越到这个大明三年多了,时光斗转星移,她终于见到了这个,明朝在位执政时间最长、也怠工or居家办公时间最长的帝王——万历皇帝朱翊钧

        如果不是近乎确定、他就是一个穿越者,她此刻一定在偷偷腹诽。

        ——陛下,您可是大明一朝十六帝中、唯一一个被掘了坟的皇帝哦。

        “参加陛下。”

        “免礼。”朱翊钧抬眸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这是张先生家的女公子吧。”

        不不不……静修心中急呼,我是你来自遥远的21世纪老乡啊!

        王氏刚想替女儿客气两句,一个内监急匆匆进来,在皇帝耳边低语两句,朱翊钧便要匆匆而去。

        张静修:……哎,你别急着走啊,我话还没说呢……


  https://www.xygwh.cc/99646/99646652/227129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